蚩尤文化

    蚩尤帝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部落首領,以在涿鹿之戰中與黃帝交戰而聞名。蚩尤帝在戰爭中顯示的威力,使其成為戰爭的同義詞,尊之者以為戰神,斥之者以為禍首。蚩尤帝也是苗族相傳的遠祖之一。其活動年代大致與華夏族首領炎帝和黃帝同時。黃帝戰勝炎帝後,在今河北涿鹿縣境內,展開了與蚩尤部落的戰爭 ― 涿鹿之戰,蚩尤帝戰死,東夷、九黎等部族融入了炎黃部族,形成了今天中華民族的最早主體。

    中華民族歷史上,春秋時期以來的古籍對蚩尤帝祖傳說的記錄相當豐富,但常有矛盾之處。根據這些記錄,蚩尤帝是上古時代九黎部落的領袖。依照《逸周書》、《鹽鐵論》記載推測蚩尤帝屬於太昊、少昊氏族集團。蚩尤帝有兄弟八十一人(可能是八十一個部落之意),驍勇善戰,勢力強大。古籍中提及蚩尤帝最多的,是其與以黃帝為首的部落聯盟展開的激戰,具體情況有三說﹕

    一、說見於《史記 五帝本紀》,即黃帝在阪泉之戰中戰勝炎帝後,蚩尤帝作亂,黃帝又在涿鹿之戰中擊敗蚩尤帝,從而鞏固天子之位;二、說見於《逸周書 嘗麥篇》,即蚩尤帝驅逐赤帝(炎帝),赤帝求訴于黃帝,二帝聯手殺蚩尤帝于中冀;三、說見於《山海經 大荒北經》,即蚩尤帝作兵攻伐黃帝,黃帝令應龍迎戰,雙方在冀州之野大戰,蚩尤帝兵敗被殺。

    儘管各種說法略有差異,但蚩尤帝與黃帝曾經交戰是無疑的。戰爭過程則更為曲折,且極具神話色彩。蚩尤帝善戰,“制五兵之器,變化雲霧”,“作大霧,彌三日”,黃帝“九戰九不勝”、“三年城不下”。《魚龍河圖》記載﹕「黃帝“不敵”蚩尤帝,“乃仰天而歎,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即依靠女神“玄女”的力量方才取勝。一說黃帝借助風後所作之指南車方在大霧中辨明方向,獲得勝利。

    蚩尤帝的結局,傳說多稱其為兵敗被殺,或者臣服于黃帝,並主軍事。後來天下又亂,黃帝畫蚩尤帝的形像,威懾天下,天下都以為蚩尤帝不死,並且居黃帝之幕府,於是“八方萬邦皆為弭服”。

    軒轅黃帝戰蚩尤帝,是中國傳說時代極其重要的事件。黃帝勝利之後,一統中原地區,成為華夏正統。因此漢族史籍,特別是長居主流的儒家典籍對蚩尤帝多有惡評,儘管未必公允。後來,蚩尤帝逐漸被神化,成為具有“銅頭鐵額”、“八肱八趾”、“人身牛蹄,四目六手”並“食沙石子”的形象。

    傳說蚩尤帝製造金屬兵器,又善作戰,故被尊為戰神、兵器之神(兵主)而受到崇拜。

    蚩尤帝敗後,族人流散,一部分歸附黃帝,一部分則向他處遷徙。摒除錯誤的思想觀點,恢復歷史的本來面目,確認蚩尤帝的歷史地位;從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蚩尤帝的確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與黃帝同時代的偉大歷史人物,並在中國歷史上產生過重大的影響。然而,幾千年來,蚩尤帝的偉大形象和地位卻被嚴重地歪曲了,貶損了。因而我族後代子孫,應當用智慧恢復歷史的本來面目,確認蚩尤帝的歷史地位,以增強中華民族歷史的科學性,促進中華民族的大團結。

    歷史是現實的基礎和前提,現實是未來發展的起點。中國近代文明是從中國古代文明發展而來的,是繼承和發展中國古代文明的結果。在黃帝時期的古代中國,黃帝、炎帝為了中國古代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蚩尤帝也為中國古代文明作了重要貢獻,是中國古代文明的偉大締造者之一。歸納略述如下﹕

    (一)蚩尤帝為中華民族物質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當時,蚩尤帝統率的九黎部落聯盟,生活在黃河中下游和長江中下游一帶,是一個面對海河而成長起來的部落,是當時三大部落聯盟中最強大的部落聯盟,物質文明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他們借助當地的地理、氣候、水源等優越條件,發明了穀物種植,已經開始由採集、漁牧、遊牧向農業發展,這是歷史和文明的一大進步,是對古代文明的一個重大貢獻。而穀物種植就需要育苗、移苗、壯苗等等。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所以後來人們就用“苗”字來給蚩尤帝的子孫命名為“苗族”;與此同時,他們還能創製較精美的陶器,手工業也開始發展起來,這也是對中國文明的一個重大貢獻;

    (二)蚩尤帝發明了金屬冶煉和金屬兵器的製造。《世木 作篇》說蚩尤帝“以金作兵器”。翦伯贊寫道:據說蚩尤帝“以金作兵器,是金屬冶煉的最早發明者。”我認為,蚩尤帝不只是金屬冶煉的最早發明者,而且也是金屬兵器製造的最早發明者。《管子 地數》說:蚩尤帝能以金為兵,製作“劍鎧矛戟”。《史記 五帝本紀》正義引《龍魚河圖》說:「黃帝攝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銅頭鐵額,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振天下」。史書還說,蚩尤帝金屬冶煉及製造的最早發明者,為中國古代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冶煉業的出現具有劃時代進步的意義;從此,人類開始進入了使用金屬工具的時代,它標誌著原始社會生產力一次新的飛躍進步;

    (三)蚩尤帝是建立法規、實行法制的最早創造者和施行者。在古代中國,蚩尤帝首創法規,實施刑事法,以肅綱紀。《周書 呂刑》說:「蚩尤對苗民制以刑」,就是一個有力的佐證。《路史 後紀四 蚩尤傳》在記述蚩尤帝被擒殺後說:「後代聖人著其尊彝,以為貪戒。」羅萍注曰:「蚩尤天符之神,狀類不常,三代彝器,我著蚩尤之像。為貪虐者之戒」。《太平御覽》卷七九引《龍魚河圖》說:「靈尤沒後,天下複擾亂不甯,黃帝遂畫蚩尤帝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謂蚩尤帝不死。八方萬邦皆為殄伏。」這也說明蚩尤帝嚴格實行法制而樹立了威嚴的形象和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鄭玄注曰:「苗民,謂九黎裔也。」ヽ「上效蚩尤重刑以變九黎言苗民者。」這也同樣說明,蚩尤帝是刑法的首創者和施行者。有的史料還說,兵器和刑法是蚩尤帝發明的,後來被黃帝部落集團效法。可見,蚩尤帝祖乃是中國古代法制的締造者。

    蚩尤帝時由於原始社會階段,沒有文字記載,所以自春秋戰國以來以致如今,中國的歷史典籍,都只是根據歷史傳說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父系氏族公社階段的黃帝時期。然而,在黃帝時,中華民族就有三個著名的偉大始祖,即黃帝、炎帝、蚩尤帝。但是,在我國歷來的官方正統史中,一直把黃帝作為中華民族的始祖ヽ始君,後來炎帝也逐漸被確認。

    首先,應當指出,蚩尤帝是中國苗族的先祖。因為如今的中國苗族的族屬淵源,和遠古時代的“九黎”、“三苗”、“南蠻”有著密切一脈相承的關係。在原始社會末期,我國長江中下游和黃河下游一帶,於遠古的時候就生活著很多原始人類;他們經過世世代代的生息繁衍,通過艱苦的勞動,在距今五千多年前,逐漸形成了部落聯盟。這個部落聯盟叫做“九黎”,以蚩尤帝為首領。《國語 夢語》注中說:“九黎,蚩尤之徒也”。《尚書 呂刑釋文》、《呂氏春秋 蕩兵》、《戰國策 秦》高誘注,都說蚩尤帝是九黎之君。他們借助優越的地理條件,不斷地辛勤開拓,使生產力不斷提高,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一躍而成為雄踞東方的強大部落,並且最早進入中原。著名歷史學家範文瀾寫道:傳說中的中國遠古居民,“居住在南方的人統被稱為‘蠻族’。其中九黎族最早進入中部地區。九黎當是九個部落的聯盟,每個部落又包含九個兄弟氏族,共八十一個兄弟氏族。蚩尤帝祖是九黎族的首領,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個氏族酋長。……是以猛獸為圖騰,勇悍善鬥的強大部落。”在九黎部落進入中原之後,炎帝族也自西方游牧進入中部地區,與九黎族發生長期的部落間的衝突。九黎族驅逐炎帝族,直至涿鹿。後來,炎帝部族聯合黃帝部族與九黎族人在涿鹿展開了原始社會末期規模空前的部落大戰 ― 涿鹿大戰。在戰爭初期,黃帝由於兵力不足,又對地形氣候不瞭解和不習慣,因而“黃帝與蚩尤帝九戰九不勝”;後來黃帝族創制了指南車以識別方向;並大大增添實力,才轉敗為勝。最後雙方決戰于涿鹿,九黎部族被打敗,其首領蚩尤帝也被擒殺。

    九黎部族戰敗以後,其勢大衰,但他們還據有黃河下游和長江中下游一帶的廣闊地區。到堯、舜、禹時期,他們又形成了新的部落聯盟。這就是史書上說的“三苗”,又稱為“有苗”或“苗民”,三苗這種部落群體的發展,最後形成了部落酋長國。古籍記載:“苗族被禹戰敗後,退出黃河流域,據戰國時人(吳起)說,三苗國的地點大致在長江流域內一塊狹窄的地方,這種說法是否可信無從考證,因為戰國時代離三苗時代已經過去近二千年,而且吳起之前,大多把三苗作為中原地區民族。從古籍《尚書》的記載來看,三苗作為一個民族或者國家在堯ヽ舜ヽ禹時期遭到了徹底的毀滅,其遺部被遷往西北。

    三苗與後來荊蠻是否有關係,已經無從考證,它們的地點並不對應,雖然都在長江流域,但荊蠻的地點大致在長江上游的漢水流域,而三苗的地點,無嚴格考證,如果根據吳起的話,大致在長江中下游的湖南、江西兩省交界的洞庭湖和鄱陽湖之間的狹窄區域,在時間上更不對應,相隔了一千多年。

    三苗與後來的苗族,更不存在對應關係,“苗族”這個稱呼是宋代才有的,與三苗時代隔了三千多年,而且苗並非苗族的自稱,是宋人對南方少數民族的通稱。

    從考古學來看,如果三苗確實存在,應該與屈家嶺、石家河文化有關,但這兩種文化都具有強烈的藏緬民族特色,以虎為圖騰,而苗族文化無法找到與之有明確對應關係的證明。

    可見三苗、荊蠻、苗族,並不存在任何對應關係,它們是不同時代三個不同族群。但是九黎和三苗還是有一定關係,《周書 呂刑》的“蚩尤對苗民制以刑”,《國語 鄭注》的“有苗複九黎之德”,“三苗,九黎之後也”,等記載,就已經顯出“九黎”和“三苗”的親緣關係。《禮記 衣疏 引甫刑 鄭注》說,“有苗、九黎之後……居於西裔者三苗”等語,也直接指出“三苗”是九黎的後裔。宋代以後,一些人將苗族和三苗聯繫起來,例如:“苗人,古三苗之裔也”;“苗者,三苗之裔”;“考紅苗蟠據楚、蜀、黔三省之界,即古三苗遺種也”。但是這些書大都是一些遊記、縣誌之類,不具權威。不過今天的苗族人民普遍地將蚩尤帝祖和三苗視為自己的先祖。

    五千年前,與黃帝同時代的九黎部落聯盟,據史書記載,其成員中除了苗族以外,還有黎族、瑤族、佘族等少數民族。如果按照過去史書的稱謂,把遠古時代居住在南方的人統稱為“蠻族”,或稱“南蠻”、“荊蠻”,那麼就把我國在南方許多少數民族都包括在內了。這就是說九黎、三苗、南蠻,不僅是苗族的先民,而且也是黎族、瑤族、佘族和南方其他一些少數民族的先民。而蚩尤帝是九黎之君,所以,蚩尤帝祖也就不僅是苗族的先祖,同時也是黎族、瑤族、佘族和其他一些少數民族的先民。同時我們還應當看到,苗族在古代多次遷徙過程中,包括南遷和西遷的過程中,逐漸演化為若干民族,只有一部分仍保持著苗族的稱謂。由此可見,這些演化出來的民族自然也是九黎的後裔,蚩尤帝亦當是他們的先祖。

    蚩尤《後漢書 西羌傳》說:“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別也。其國近南嶽。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關之西羌地是也。”這就是說,羌族是出自三苗,是三苗的後裔是姜姓的別支。據史料記載,薑姓就是西北一帶原來的薑族,後來稱為羌,以後逐漸南遷和西遷。所以,北至今天的青海,西至今天的西藏,南至今天的四川、貴州、雲南,都有羌族人民居住。羌族西遷到西藏的人自稱為“烏斯藏”,烏斯就是烏氏,藏就是羌,烏斯藏就是烏氏羌的統稱。他們又稱為“西藏”,實際上西藏就是西羌。這就可以證明,今天的藏族,也是羌族和烏族相互融合而成的。其中也有苗族。羌族向南遷的,到四川的與當地的表族融合叫青羌,一部分羌族向南遷的,到四川的與當地的青族融合後叫青羌,一部分再由四川遷到貴州、雲南。如今貴州西部的羌族,他們的公開族號為羌,而族人間仍自稱為苗。雲南的羌族,其來源與貴州西部的羌族大致相同,公開的族號為羌,族人間仍自稱為苗。由此可見,羌族也是九黎、三苗的後裔,作為九黎之君的蚩尤帝亦當是羌族的先祖。

    歷史唯物主義者認為,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同時,承認個人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傑出人物的產生是歷史的必然,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許許多多歷史人物。但是,根據史書記載和歷史傳說,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三個偉大歷史人物當是黃帝、炎帝、蚩尤帝。而且,可以說黃帝、炎帝、蚩尤帝是中華民族人民長期懷念的歷史上最早的三個偉大的人物。關於中華民族人民懷念黃帝、炎帝的情況,已有許多論述、著作的文章作了闡述,而對中國人民懷念蚩尤帝的情況則論述得很少。因此,我們在這裡著重談談中華民族人民長期懷念蚩尤帝祖的心懷。

    首先,在蚩尤帝死後,黃帝及其後代帝王都把蚩尤帝奉為“兵主”,視為“戰神”來崇敬和緬懷。《路史 後紀四 蚩尤傳》說“後世聖人著其‘像於尊彝,以為貪戎’。”羅萍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狀類不常,三代彝器,多著蚩尤之像,為貪虐者之戎”。《龍魚河圖》說:“靈尤沒後,天下複擾亂不寧。黃帝遂畫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為殄狀。”由此可見,蚩尤帝在九黎部落聯盟戰略被擒殺而死以後,黃帝及其族人們就將蚩尤帝的形象用來威嚇天下八方,從而將蚩尤帝變成了自己的保護神,並對蚩尤帝加以崇敬和緬懷。

    其次,苗族人民較普遍地將蚩尤帝視為自己的先祖,長期地懷念和祭祀。湘西、黔東北的苗族祭祀時,須殺豬供奉“剖尤”,並傳說“剖尤”是遠古時代一位勇敢善戰的領袖。“剖”,按湘西苗語意為公公,“尤”是名字,“剖尤”就是“尤公”之意。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的苗族人民有祭“楓神”為病人驅除“鬼疫”的習俗,裝扮“楓神”的人打扮得十分威武;這位令人敬畏的“楓神”就是蚩尤帝的化身,這與《山海經 大荒南經》所記載的“蚩尤所棄其桎梏進為楓木”的傳說有關。黔東南的《苗族古歌》中有一首叫《楓木歌》,歌中唱詞的含義也是把蚩尤帝作為苗族的始祖來看待和懷念。川南、黔西北一帶還有“蚩尤廟”,受到苗族人民的供奉。

    再其次,漢族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程度不同地長期懷念著蚩尤帝。民間一直傳說蚩尤帝是一位長期受人懷念的歷史人物。《蘇氏演義》說:「冀州人把蚩尤稱為神,民間人常作戲;齊魏之間,太原村落中祭蚩尤神;漢武帝時,太原人還為蚩尤立祠;如今,河北省涿鹿縣仍有蚩尤墓、蚩尤碑、蚩尤祠、蚩尤廟等,深受當地人民的懷念和祭祀」。

    此外,傜族、黎族、佘族、羌族和南方其他一些少數民族的人不同程度地長期懷念著蚩尤帝祖,把他用為偉大的歷史人物傳頌著、紀念著。可見,蚩尤帝是中華民族永遠懷念的歷史人物。

    蚩尤文化ヽ歷史考證綜述如下﹕

    一、蚩尤帝是九黎之君

    蚩尤帝,九黎之君《戰國策.秦策一》及其經典釋文《呂刑》在馬融等相關記載中,均以蚩尤帝為九黎之君。九黎,黎族的九個部族,九黎之君乃九個部族的大酋長也。古書《龍魚河圖》說,蚩尤帝兄弟八十一人,以今釋之並非同懷昆季八十一人,實乃大酋長蚩尤帝麾下的同族酋長之併列者也;

    二、蚩尤帝冶金

    《管子.地數篇》載:「昔葛盧之山,水發而出金,蚩尤帝受而製之,以為劍鎧矛戟;」《世本》載: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呂氏春秋.蕩兵篇》「蚩尤非作兵也,利其械矣。」上述記載說明了蚩尤帝九黎部族,確已能通過熔礦冶金,會製作金屬兵器了;

    三、古代刑法的創始人

    《尚書.呂刑》說:「苗民弗用靈,制以刑,唯作五虐之刑曰法。殺戮無辜,爰始淫為劓、刵、椓、黥。越茲麗刑並制。」後世漢族學者大都承認這一觀點。王桐齡氏在其著《中國民族史》中說「古代苗族文化相當發達,苗族始祖九黎之君蚩尤帝曾有三大發明,其中之一就是刑法(另二者為武器和宗教)。後世漢族所用的五刑,大抵皆苗族所創,而為漢族因襲者也。」;

    四、蚩尤帝發明文字

    根據傳說,古代苗族是有文字的。中部方言區苗族說,古代苗文是姜央所創。西部方言區苗族說,古代苗文為蚩尤帝所發明。姜央出生在前,蚩尤帝在後。前者為創造苗文的先驅,後者為創造苗文的後繼。兩人對創造苗文均有功,被後世苗人尊為創造苗文的祖先,黃帝打敗蚩尤帝以後,據有苗地,擁有苗民,繼承苗族文化。在文字上,吸收苗族祖先姜央、蚩尤帝的成就,加以發揚完善。我們從許多苗族古語和現今口語中,與漢字完全同意同音同義,就可証明。因此,現今的漢字結構,有苗族古代「圖騰符號」文字的成分在內,這是毫無疑問的;

    五、創伏羲、女媧崇拜教

    從貴州金沙苗族群眾流傳至今古樸的“蚩尤教”儀式中,可知應該是蚩尤帝創立的抑或就是伏羲、女媧崇拜教。儀式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祭部落神靈”,即「殺牛祭部落神靈勒努、都妞(伏羲、女媧)」伏羲、女媧是苗族的祖先。蚩尤帝為九黎大酋,拜伏羲、女媧為祖宗。尊女媧叫「尤南」(尤媽),伏羲叫「尤資」(尤爹)。殺牛祭祀,流傳成俗。(貴州畢節《苗學研究論文第一輯》);

    六、中華第一戰神

    (一)蚩尤帝歿後,天下復擾亂不寧,黃帝遂畫蚩尤帝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謂蚩尤帝不死,八方萬邦皆為殄伏(《龍魚河圖,李昉》《太平御覽,黃帝軒轅氏》);

    (二)甲午祠兵。祠者,祠五兵:矛、戟、劍、盾、弓矢,及祠蚩尤之造兵者(《春秋公羊傳》);

    (三)秦始皇東遊海上,行禮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求仙人羨門之屬。八神將自古而有之,……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齊……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東平陸監鄉,齊之西境也。(《史記 封禪書》);

    (四)漢興,高祖為沛公,則祠蚩尤,釁鼓旗……後四歲,天下已定……令祝官立蚩尤祠於長安,長安置祠祝官。(《史記  封禪書》);

    (五)(宋)太宗征河東,出京前一日,遣右贊善大夫潘慎修出郊,用少牢一祭蚩尤帝,禡祭。(脫脫《宋史 禮志》)。

    七、中國第一革命家

    1920年國父孫中山先生寫過一篇稱譽“蚩尤帝為中國第一革命家”的短文,認為漢族人中也有許多人是蚩尤帝祖的直系子孫。茲節錄如下:“合肥闞氏,古蚩尤帝之後裔也。蚩尤帝姓闞,為中國第一革命家,首創開礦鑄械之法。因軒轅氏奪其神農氏之天下,乃集其黨徒八十一人,精究戰術,能為風雨霧霾以助戰,與軒轅氏血戰多年,至死不屈。軒轅氏既滅蚩尤帝,實行帝制,稱蚩尤帝為亂民,加以不道德之諡號,然心畏蚩尤帝之神異,民心之思念,乃令人圖畫其像,建祠祀之,至今四千餘年,大河南北,祠宇尚多有存者。蚩尤帝子孫有以蚩為氏,尤為氏者,有仍以闞為氏者,歷代多好義尚武之士。如齊之闞止,後魏之闞爽,唐之闞稜……勵志合羣二事,吾民族首要之方針也。今諸君一心以改良風俗為任,注重教育,組合羣力,皆為民治最優厚根柢,又能守其祖先發憤自雄百折不撓之心志,以出而效力於國家,則將來闞氏之立功業於宇內、著勳績於史冊者,必能接踵而起,為世欽仰。……”以上係孫中山先生為安徽《合肥闞氏重修譜牒》寫的序言,其對蚩尤帝的認識和評價,基本上是符合歷史真實的。

分 享